《胡适传》800字以上的内容梗概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一位重要人物胡适的生平事迹,从童年时代的家庭文学熏陶,到少年的上海求学历程,青年时期留美学习的彷徨与觉醒,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狂飙突进、摇旗呐喊,到在政治舞台上的"忍不住的新努力"开始的人生的不幸,到担任北大校长之后无奈离国,在异乡艰难困窘的生活,受到两岸同时批判的精神摧残,到最后重回台湾并毫不停息在政治上对于民主自由的追求,最终心脏病猝发逝世。
胡适的一生经历了幼时的懵懂,少年的彷徨,在革命的大时代中的觉醒与奋起,书生议政的不幸结局。从中,可以看到作为一代伟大的文学家的胡适正直、坚韧的性格特点,乃至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青年人、文艺工作者、热心于祖国民主与自由建设的"书生"无私而坚定的政治思想,和中国文人在政治舞台上普遍的不幸于尴尬。
胡适为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路先锋,曾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提倡白话文,提倡传记文学。胡适不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影响着我国的文学历史的进程,他的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而他在政治上的不幸有深深的引起后人的同情与反思。本书编著了胡适的生平,历史背景,及及他在各个时期的著作和思想,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解胡适的平台。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49年创办《自由中国》。
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大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