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许多余的文学作品

许多余的文学作品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主要著作

史学著作《中国选美调查》、《中国网络文学史》、《中国80后文学史》;

诗歌《李白来了》、《柔风的诗》(中国文学出版社)《颠覆》;

长篇小说《远方》(重庆大学出版社)、 《拆迁办主任》、《笔尖的舞蹈》、《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美国》;

中篇小说《蚕食》《死亡游戏》等;

小说集和散文集《最后的盛典》(吉林出版社);

(合集)参与编辑策划图书有:《旗》(五卷本)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最后的盛典》(合集)(80后两卷本);

许多余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活动的广泛参与;他的价值在于他对弱小群体的关注;或许,众说纷纭才是许多余的最大价值,这是一个需要全才的时代,而全才的出现纯属偶然,许多余也因此显得稀有。他对整个社会的控诉真实地体现了80后一代人的迷惘、挣扎和困惑,他大胆的行为艺术彻底地颠覆了人们的常态思想意识。他的哲学、他的思辩、他的呐喊、反抗和讽刺、他的奋斗,都深深刺痛某些人的灵魂。

许多余的一系列反映乡村生活的先锋小说语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语言再现的地域小说创作中,他一直在寻找一种类似于“根”的本质性精神内核。这些小说没有贾平凹的迂腐气息,也不像余华那样一味刻意强调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于莫言的阳刚,这种气质正是这些年来日渐疲软的当代文学所紧缺的元素。这也正是他区别于一般80后作家的最为明显的特征。《蚕食》中对生存规律的质疑,《远方》中几代人寻找的过程,无不彰显出一个执着的艺术家坚守自我和捍卫尊严的坚定信念。《远方》作为80后中唯一一部纯文学作品入选2006-2007年“中国网络文学节”长篇小说前十强,这也证明了他在小说创作上的非凡实力和潜质。《李白来了》等诗歌在传统的韵味中植入口语、粗口和俚语,酣畅地表达了80后诗人的整体焦躁不安和困惑,集中体现了一个挣扎在物质时代的年轻诗人的抑郁不满和抗争精神。他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救助,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赏。

许多余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