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不仅具有客观的必要性,而且有重要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当一国国内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交换就要突破一国的界限,产生国际贸易。对外贸易的发展必然要求各国按商品生产进行分工,各个国家和地区利用自己的优势来生产其他国家所需要的商品,而进口自己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商品。这种由国内分工向国际分工的延伸,会促进参与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最早深入研究分工理论的经济学家,他在《国民财富的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分工的基本原理。  继斯密之后,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的原理。这一原理指出,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双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即使在各个领域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取自己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李嘉图认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都可以“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此“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相对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更进一步说明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积极意义。当然,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发达国家总是要比欠发达国家获得更多的利益。  无疑,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时,也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对外经济关系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是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随着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商品价值表现为国际价值,商品价格就转化为国际价格。国际市场商品价值不是由个别供给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国际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具体表现为,商品的价值由商品所有供给国在现有国际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国际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该种商品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马克思说:“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中等的劳动强度,在这个强度以下的劳动,在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要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不能算作正常质量的劳动。在一个国家内,只有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强度,才会改变单纯以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价值尺度。在以各个国家作为组成部分的世界市场上,情况就不同了。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因此,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  国际价值也就是国际市场价值,它的货币表现就是国际市场价格。正常的国际市场价格以国际市场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国际价值这个中心随国际市场供求情况上下波动,时涨时落。但是,它往往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必须遵循国际价值规律,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是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