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樊迟请学种田

樊迟请学种田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樊迟请学种田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min莫敢不敬;上好义,则min莫敢不服;上好信,则min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  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以后,孔子说:“樊须真是个小人啊!统治者喜好礼, 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恭敬;统治者喜好义,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统治者喜好信,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真诚效力。如果能够 做到这样,四方的老百姓都会背负着儿女前来投奔,哪里还用得着你自己亲自种庄稼呢?”  孔子一生的独特经历和经济收入状况造就了其充满时代特色的职业价值观,春秋时代诸侯、大夫、士不劳而食,庶人则必须靠劳动而生存,所谓“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国语•晋语四》)。孔子的职业价值观当然也不会超越这一历史局限。首先,孔子认为,“道”是士的职业所在,拥有对“道”的知识产权是士人获得独立社会地位的重要资源,士之利存在于学之中,而士之所学乃儒家之道,故“君子谋道不谋食”,质言之,君子之食存在于君子之道中。其次,孔子十分鄙视农业劳动,樊迟请学稼、学圃,他说自己不如老农、老圃,并斥责樊迟为小人,认为“上好礼则min莫敢不敬;上好义则min莫敢不服;上好信则min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亦,焉用稼?”(《论语•子路》)  再次,孔子对商人的看法略好于农民,当时鲁国的大夫藏文仲设置六关以阻碍商人的自由贸易,孔子对此持反对态度。(《左传•文公二年》)孔子弟子子贡擅长经商之道,“家累千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对这种生存之道予以默许,并将其与颜回相比:“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最后,孔子视各类工艺技能(古代的科学技术)为“小道”,亦即雕虫小技,自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的社会责任是追求“大道”,故“君子不器”,(《论语•学而》)亦即君子非特为一才一艺而活,其学生子夏将老师的思想进一步发挥,认为各类专业技能虽有可取之处,但为了完成治理国家的远大事业,君子决不可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志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  樊迟小孔子三十六岁,在孔子面前不过是一个还未曾谙得了世故的毛头小子。事实上对于当时的孔子来说,本来就很看不上农民出身的樊迟。所以樊迟请学稼,孔子说:“吾不如老农。”请学圃,又说:“我不如老圃。”樊迟只好出来,孔子却在背后絮絮叨叨起来,说什么“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min莫敢不敬;上好义,则min莫敢不服;上好信,则min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由此可见,孔子是打心眼里看不起农民出身的樊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