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年文化 的资料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 西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早早从吃一口那又黏又稠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微薄地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算一算,四十天。 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农家的事,以大自然四季为一轮。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或者说,年是一种强化的生活。 这样,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平日竭力勤俭,岁时极尽所能,缘故是使生活靠向理想的水平。过年是人间生活的顶峰,也是每个孩子一年一度灿烂的梦。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崇拜物。那么中国人崇拜什么?崇拜太阳?崇拜性?崇拜龙?崇拜英雄?崇拜老子?崇拜男人?崇拜祖先?崇拜皇帝和包公……非也!中国人崇拜的是生活本身。“过日子”往往被视为生存过程。在人们给天地间的诸神众佛叩头烧香时,并非信仰,亦非尊崇,乃是企望神佛降福人间,能过上美好又富裕的生活。这无非借助神佛的威力,实现向往,主高无上的仍是生活本身。 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等到过了年,人们走出这年所特有的状态,回到生活里,年的感觉也随即消失,好似一种幻觉消散。是啊,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于是,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且不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祖、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这些年的专有的物事,单说饺子,原本是日常食品,到了年节,却非比寻常。从包饺子“捏小人嘴”到吃 “团圆饺子”,都深深浸染了年的理想与年的心理。 而此刻,瓶子表示平安,金鱼表示富裕,瓜蔓表示延绵,桃子表示长寿,马蜂与猴表示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表示吉利吉祥……生活中的一切形象,都用来图解理想。生活敷染了理想,顿时闪闪发光。 对于崇拜生活的民族来说,理想是一种实在的生活愿望。 生活中有欣喜满足,也有苦恼失落;有福从天降,也有灾难横生。年时,站在旧的一年的终点上,面对一片未知的生活,人人都怀着这样的愿望:企盼福气与惧怕灾祸。于是,千百年来,有一句话,把这种“年文化心理”表现得简练又明确,便是:驱邪降福。 中国人对生活的态度十分了有趣,比如闹水的龙和吃人的虎,都很凶恶,但在中国的民间,龙的形象并不可怕,反而要去耍龙灯,人龙一团,喜庆热闹;老虎的形象也不残暴,反被描绘得雄壮威武,憨态可爱,虎鞋虎帽也就跑到孩子身上。通过这种理想方式,生活变得可亲可爱。同样,虽然生活的愿望难以成真,但中国人并不停留在苦苦期待上,而是把理想愿望与现实生活拉在一起,用文化加以创造,将美丽而空空的向往,与实实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为一体。一下子,生活就变得异样的亲近、煌煌有望和充满生气了。这也是过年时我们对生活一种十分特别又美好的感觉。怀念年画作者:许玮(安徽芜湖)“扶墙走,扶墙站;只穿衣,不吃饭。”过去,这则谜语一出口,孩子们就会齐声喊:“年画!”但是现在,知道谜底的孩子恐怕不多了。幼时,我曾固执地认为:新年是从年画里走来的。因为没有什么能比一张画着四肢如藕节一般胖乎乎的娃娃抱着大红鲤鱼的年画更能体现出浓浓的年味。那时候,书店里是扑鼻的印刷品的清香,街边的摊位上也摆满了红艳艳的春联、鞭炮和花花绿绿的年画,处处涌动着新年的喜悦。买年画的时候,父母总是由着我去挑选。我买过《长坂坡》,上面画着威风凛凛的张飞和赵云;买过动物画,里面有威武的狮子、老虎,还有那俏丽的孔雀、梅花鹿……那时年画的内容多是花鸟草虫和明星照片,价格也不太贵,一毛、两毛即可买一张。许多孩子都会买来年画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老师和好友。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过年贴年画是件非常重要、非常讲究的事。再穷再苦,也不能让家里的墙壁和大门空着。而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对年画更是情有独钟,因为年画意味着新年的到来,离穿新衣、吃糖果、走亲戚、领压岁钱也就不远了。除夕那天,大人孩子还会走家串户去看年画,谁家多,谁家好,当然也要评论、比较一番。只有贴好了年画、放过了鞭炮之后,一家人才会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过团圆年。 30多年过去,岁月带走了快乐无忧的童年。现在贴春联的习俗还在继续,年画在一些地方却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偶尔,关于年画的记忆会渐渐浮起,重温着心底一缕挥抹不去的温馨。除夕守岁作者:韩晓玲(山东烟台)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人们一大早起来就贴春联、换门神、包饺子,晚饭前还要上坟祭祖。祭祖的仪式庄重简单。先将写有祖先名讳的家谱和牌位摆好,献上供品。而后到祖坟前,烧香纸,放鞭炮,最后将祖先们的在天之灵领进家来。这种缅怀先人的做法,颇有西方感恩节的味道。除夕夜要守岁,记得小时,一盏煤油灯放在桌上,灯芯子挑得老大,绽开一朵“灯花”,整个屋子照得亮堂堂的。母亲在煤油灯下给我们钉新棉布衣服的钮扣,父亲则掏出崭新的角角票,给我们发“压岁钱”。一家老小围着一篮瓜子,边嗑边拉家常。瓜子像话题一样无穷无尽,话题像瓜子一样可口可心。上世纪80年代,除夕守岁变成了守“春晚”。晚上8点钟不到,全家人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当听到李谷一、毛阿敏美妙甜润的歌声时,当看到赵本山、宋丹丹滑稽可笑的表演时,当欣赏牛群、冯巩唇枪舌剑的功夫时,全家的快乐无以言表。长大后漂泊在外,回家过年就寄托着父母殷殷的期望。有年冬天特别冷,年关之际下了大雪,母亲老早便在回家的路口张望。直到晚上我才赶回家,热气腾腾的水饺还没吃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便已响起。女儿像当年的我一样站在冷风里仰着小脸望着耀眼的烟火,笑容明媚。 生活中,有的东西会轻而易举地忘记,有的却铭记一生,春节的记忆与温馨,我将永远珍藏。大理过年喜做“杀猪客”作者:魏向阳(云南) 云南大理白族地区过春节很讲究。那时过春节给我留下较深印象,除了穿新衣放鞭炮吃元宵之外,便是做杀猪客、吃杀猪饭。按照习俗,每年腊月中下旬,每家每户都要争取宰杀一头半头的年猪,以解决一年吃肉用油的问题。之所以有杀半头年猪的说法,是因为那时农民养猪要先交上国家食品部门的征购任务,而后自己才能杀猪吃肉,有的人家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养几头肥猪就更难。即便如此,应节气也要宰上一头,上交半头后,另外半头留下请几桌客,这时几乎所剩无几的猪肉再做成腊肉腊油供一年食用。做杀猪客,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为幸福。那是因为一则能在吃肉机会不多的年景里得以饱餐几顿;二是刚宰的猪肉新鲜,白族农家地道的火烧猪肉喷香扑鼻,那些传统待客的酸菜炒肉、猪血青菜芋头汤等等,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垂涎欲滴……杀年猪剩下的部分除制成腊肉,就是做成酥肉、粉蒸肉等白族人家过年待客“土八碗”的家常菜,猪头、猪脚就做成猪脚冻等特色风味菜。而今30多年过去,大理也和祖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过年才杀猪吃肉的老皇历早已过时,做杀猪客的机会越来越少,偶尔碰上图的已不是大吃大喝,而是新鲜口味了。日渐丰富的娱乐活动也充实了过年的内容,杀猪待客再也不是主要的节目了。豫东儿童“鞭炮乐”作者:任国征(北京) 我的家乡豫东平原,从腊月廿三的祭灶节到正月初五的“财神生日”,鞭炮都会时刻伴随着小孩子。一般是爸爸给我们兄弟每人买一盘大约50响的小炮,然后长辈会送一些。这时,我就会根据数量计算好每天放多少个。我们家没有“守岁”的习惯,睡觉时放“三声关门炮”作为熄灯哨。“一年一个好,谁家起早谁家好”,差不多凌晨三点多钟时,爸爸又会放“三声开门炮”让大家起床。这时是绝对不能“赖床”的,否则一年都会很懒散。起床后,我们几个喜欢坐到灶台旁和爸爸一边烧柴一边聊天。爸爸这时喜欢给我们讲些爆竹的来历,讲些“人要实火要虚”等简单却重要的道理。讲着讲着,锅烧开了就下饺子。一年中最大的一盘炮就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燃放。吃完饺子天还未亮,“拾炮”,就是捡一些还没有燃放的小鞭,成了我们小孩子的头等大事。大家就好像赛跑一样,从村东跑到村西,从村里跑到村外,每个小孩都乐滋滋的。有趣的是,由于我们那里“景年”(喜欢年)和“热炮”(喜欢炮)给幼年的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渐渐因为“开门炮”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因为“拾炮”形成了晨练的习惯。现在的我仍然坚持早起或工作或习武,神清气爽,可谓过年习俗所赐。 前些年当我孤身在广州、芝加哥和北京过年时,我总会给河南商丘老家打电话。听听电话那头下饺子时的鞭炮声,似乎就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亲情,眼里泪花随之泛了起来。搜狐博客:云城居士 小时候,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仅仅是红火热闹,更重要的是能吃上许多平时吃不上的好东西,还有许多至今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富有乡土气息的年味的习俗。(一)忙腊月 我们这地方有句俗语“大腊月借笄蓖”,意思是每家每户都在忙腊月。忙啥?主要是准备过年的吃的。过去,人们比较穷,平时吃不上东西,所以一进入腊月,都要准备一正月的吃的。把做好的都放到一个大瓮子里,等到正月里吃,因为我们这地方讲究正月里不做新吃的,取光景后沉之意。 才过了腊八就开始忙起来了,每天少则蒸一锅,多则两三锅,种类繁多,有豆馅的窝头,有枣山,有花糕,有钱龙,有面蓝……不一而足。这其中有很多讲究,比如,枣山,其实与山没有一点关系,就是用枣蒸的花馍,只是个大了些,但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要有,取“早早起山”(发财)之义,除夕之夜,要把它供在灶王爷前面;又如,“钱龙”,一般是给男孩子的,一个大枣饼上盘着一条面龙,龙的嘴里衔着一枚硬币,要等到二月二的时候才吃,大人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多挣钱,故名“钱龙”……其它的东西都各有含义。 这些一直要忙到年底,到除夕这天,就是打扫院子、包饺子、贴对联,就等过年了。(二) 过大年 真正的过年,是从除夕这天开始的。当贴好对联,吃完午饭,全家就着手包饺子,这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麻利的人家早早包好饺子,晚上一家人就是看春晚,我家的营生多,往往是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但这是现在。在我小时候,我们村里还没通电,更不要说电视了,除夕夜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熬年”,这大概与“年”的传说有关吧。 所谓“熬年”,其实就是熬夜,有的地方叫“守夜”,从除夕一直到早晨的“接神”。据老人们讲,谁能熬年谁来年就会交好运。平时老百姓节俭,晚上早早就吹灯睡觉,但除夕夜,要点一夜的灯,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猜测是图吉利吧。记得有一年,我也要“熬年”,母亲说,你这么小,哪能熬得住,快点睡觉吧。我不听,执意要“熬”,母亲也没办法,任我,她与父亲睡觉了。我坐在炕头,盯着油灯,不大一会,就迷糊得坚持不住了,一吹灯,到头便睡,醒来已是第二天早晨。看到母亲有些生气,说谁让你把灯吹灭的,屁也不懂……好在是大年,没有多说我,但我知道母亲心里不太高兴,因为除夕夜黑灯瞎火的不吉利。 除夕夜的另一重要的事就是“安神”,据说众神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凡间的情况,除夕这夜又回到了人间,所以人们要照顾好神。当母亲把第二天吃的安顿好之后,在睡觉之前,要到院子里放几个炮,就是“安”了“神”,这之后就不能随便走动了,只能安安静静地入睡了。如果要“熬年”也只能只能静静地呆在屋子里。大年这天,早晨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接神”,谁家最早谁家就有福,所以,村子里人们就像比赛似的,都要早早“接神”。其仪式还有点神秘色彩,一起来,不能有大的动静,要先把手洗得干干净净,以示对神的尊重,洗手的时候绝对不能把水洒在地上,否则不吉利。接着要把街门打开,这样神才能进来,然后放几个炮,就算把神接来了,接下来就是吃大年的早饭。 吃完早饭,就该出去拜年了。首先是去本家的长辈家,所谓拜年,也就是问个吉祥,说些“过年好”之类的吉祥话,然后再去其它亲朋好友家。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年味依旧 作者:李士心(河南杞县) “腊八,祭灶,年节来到。”不知这是多少代传承下来的顺口溜。与旧时相比,虽然现在过年无需怎么忙活了,但年三十包好饺子,在鞭炮声中把门神贴上,然后下饺子吃团圆饭,老人给小孩分压岁钱,则是至今不变的。在我的记忆中,吃团圆饭之前,不少人家的主妇还要于当院摆上供桌,跪拜祷告,祭天地,祭祖宗。 吃过团圆饭,把初一早上下饺子的水添到锅里,放上箅子,馏上馒头,就开始守岁。“除夕关门三声炮,初一开门三声炮”,三声炮过后才生火下饺子——这是今昔相循的。下饺子时是不能弄出声响的,而饺子出锅时则要大鸣鞭炮。饺子出锅后,先给自己的父母、叔伯,附近的长辈送一碗。因为街坊邻居姓杂,给长辈送饺子是不分姓氏家族的,这是我们村的一个传统。 吃过新年饺子,晚辈的要去给长辈的拜年。说是拜年,并非像旧社会那样磕头下拜,只是问问安、说说话、道道情而已,求得一种温馨和睦、相敬相爱的氛围。接下来,过年就进入另一个高潮——走亲戚:初一,干儿干女到干爹干娘家去;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初三,故了爹娘的出嫁女儿回娘家给爹娘上坟;初四日起,其他各种亲戚开始走动,直到初七八,放眼望去,路上依然车来人往,好不热闹。 十三晚上试灯,小孩开始挑灯笼,连挑三晚;小年节晚上家家户户开始送灯。“十五年节十六节(过)”,十六早上,在太阳没出来以前,要烤霉气火——“前烤烤,后烤烤,出门拾个大元宝”;过去,姑娘媳妇还要到地里拔豆茬——“拔,拔,拔豆茬,金子银子往家爬。”多吉祥啊! 十五十六晚上放宫灯,是极热闹的;十七晚上老鼠嫁女,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则是极寂静的。——到此,年才算真正过完了。 抚今追昔,我觉得在我的家乡,一些老传统老习俗,不仅有所继承,也有所改变。但是,那种古已有之的温馨的年味,却依然在过年的点滴之中传承,让人感觉到那种相识的温暖。忙 年 作者:咸庆英(山东费县) 记忆中,小时候每到过年,大人们就忙得团团转。 母亲和奶奶忙着做吃的。一进腊月,就在院子里支起鏊子烙煎饼了,两个人一个烧火一个烙,一烙烙好几天,烙高高的几大摞,放在盆里、盖顶上,用包袱蒙着,可以吃到二三月里。烙完了煎饼,还要做豆腐、生豆芽、蒸年糕。做豆腐和蒸年糕要先把豆子和小米用石磨磨成浆,母亲忙不过来,就喊我和哥哥帮忙推磨,我们边推边在磨道里打打闹闹,再冷的冬天也感觉不到冷。这些还不够,还要烀海带、炸年货、剁一盆又一盆的馅子。烀好的海带像晒衣服一样,滴溜八挂搭在院子里的晒衣绳上;炸货有满满的一大筐子,想起来就悄悄地去捏一个吃。有一年,我们家还和二叔家合伙买了一挂猪头下水,父亲和二叔忙乎了一整夜,才收拾好,冷了一大盆猪头冻…… 父亲忙着一个一个去赶年集。年集五天一个,父亲赶完了东庄的,赶西庄的,把母亲钉的盖顶和他自己编的筐拿到年集上卖掉,再从年集上买回过年用的东西,有细长的带鱼、大捆的海带、筷子、碗、鞭炮、敬天用的火纸和香,还有烧香用的小瓷罐子等,还少不了给哥哥买的小豆炸、鞭炮,我戴在头上的彩纸花,外加柿饼、黑枣、瓜子等吃的东西,年景好的时候,我们还会有一身新衣服,每人手中多一个一拽吱吱叫的小泥狗或一只迎风突突转的小风车。 那时候,一年到头都是省吃俭用的,过年给我的感觉,就是把一年该吃该用的东西都省着,留到那几天来享用。所以,小时候总是盼啊盼啊盼过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年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 现在,过年再没那么忙碌了,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天天吃的穿的都像过年,也因那些食品都可以方便地买到,不必非自己动手不可。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年味淡了,看看桌上的食品、看看年集的规模、看看过年时街上娱乐的人们,都比过去更丰盛、更喜庆、更热闹。也许,不是现在的年味淡了,而是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更丰富了。怀念旧时春联 作者:贾清彬(河北保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起年味,总让人想起大红的春联。这些春联,贴的地方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忠厚传家久,耕读继世长”适合贴在大门上;“人口平安”则贴在中堂;门外的墙上或树上换做是“抬头见喜”。对联所到之处无不洋溢出欢乐喜庆的气氛。记得那时的年三十,一早就开始写春联。爷爷读过几年私塾,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我在旁打下手。大年初一拜年,人们要看谁家的春联内容好、字漂亮。直到我外出多年,回家过年仍然保留着写春联、贴春联的习惯。 而今回到农村,却很少见到人们自己写的春联了。城里人贴的则是印刷品的春联,虽然精美,但是少了温情和趣味。真是怀念旧日的春联之趣。 http://wenku.baidu.com/view/3bae70320b4c2e3f572763b3.html http://wenda.so.com/q/1361484793069952 http://wenku.baidu.com/view/25a72e2be2bd960590c6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