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谁能介绍一下内衣品牌倍丽挺的历史?

谁能介绍一下内衣品牌倍丽挺的历史?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谁能介绍一下内衣品牌倍丽挺的历史?

7月8日,南海奥丽侬内衣有限公司为历经三年的内衣专利官司终取得的胜诉而庆祝,并借机推广新一代塑身内衣——倍丽挺。而当年正是这一塑身内衣的问世引来了同行竞争对手的“略夺”......   “中国内衣专利第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奥丽侬是南海盐步第一家私营内衣企业,曾是多家国际著名品牌的加工合作单位,其总裁何炳祥以管理作风严谨和精通设计而著称。  早在四年前,何炳祥就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穿着方便、成本低的实用新型健美调整衣:内衣开口设在正面,开口处设置至少两排钩扣;背心的长度延伸到下腹部,肩带较宽并延伸至乳房下侧,从而更好地达到修身功能。为了保护自己设计的产品,2001年8月31日,何炳祥先生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次年6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其颁发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授予专利权。  何炳祥的成功设计和奥丽侬旗下倍丽挺品牌的系列塑身内衣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塑身内衣从高不可攀的第一代走向了大众化的第二代。但不久,市面上就出现众多仿冒倍丽挺的诸多塑身内衣产品,严重侵犯了何炳祥先生的专利,为此,奥丽侬将侵权者告上法庭,从此开始了其近三年的状诉之路。  几经波折后,2003年12月8日至13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南海奥丽侬内衣有限公司诉四家内衣企业仿冒其专利产品一案做出终审判决,判决要求四被告立即停止其侵权行为,并赔偿奥丽侬公司5-20万元不等的经济损失  面对“克隆”的危机行业呼吁自律  毫无疑问,如今内衣已经成为中国庞大的服饰系列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分支。但说中国内衣产业是在“克窿”中发展壮大的,一点都不为过。  在利润的驱使下,国内企业们以洋品牌们为标板,不断的“克窿”其工艺和设计;而洋品牌们则干脆让国内企业帮他们进行OEM。这就是中国内衣行业发展初期的基本模式。  而目前,中国内衣产业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约为200——500亿,但迄今为止,就连作为龙头老大的“黛安芬”销售量也不过仅几个亿,根本没有垄断性的品牌出现,甚至连强势品牌也为数不多。  那么是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还是本土企业不了解国人的身体结构呢?“根本原因皆不在于此,而在于中国内衣行业里普遍的‘克隆’现象,导致了品牌的难以建立和维护。”何炳祥一针见血地指出。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的相对较低和标准的长期缺位,使得业内无序竞争严重、企业自主品牌意识淡薄,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内衣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尴尬局面。”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分析道。因此,业内要求尽快出台行业标准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  而6月25—27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内衣行业峰会,则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内衣行业发展的曙光。本届由中国纺织品商会主办的内衣行业峰会,被业界普遍认为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广泛参与性和效应持续性三大特点。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和讨论了中国内衣行业标准的制定问题。  有业界人士认为,这次峰会的召开实际上拉开了中国内衣行业大洗牌的序幕。该人士认为,如果行业标准出台,那么整个行业的进入门槛将大大提高,一大批长期靠“克隆”生存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而一部分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的企业则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新品“倍丽挺”上市回击抄袭者  据介绍,奥丽侬公司目前已成功开发出第三代“倍丽挺”健康舒适型矫型内衣,并同时推出几十款的普通内衣产品,秋冬投放市场。此次倍丽挺共推出调整背心、高级调整胸围、三合一调整胸围、调整型束裤、美体腰封等9款产品,方便配套自由搭配。经了解,一件连体塑衣要超过七十二道工序,三十六块裁片,根据人体工学立体剪裁和车缝,才能给到消费者手中。这9款产品中包含两项专利设计,更强调穿着自由舒适度,同时面料中添加防紫外线屏蔽剂和抗菌成份令穿着更健康。并且,本月及下月,奥丽侬将陆续在广州、成都、长沙、乌鲁木齐、河南、浙江等地进行秋冬新品发布。    第三代倍丽挺  与此同时,奥丽侬在南海市黄歧兴建的新厂区也将在明年投入使用。新厂区占地面积达3万m2,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内衣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内衣生产基地之一。届时,身为“中国内衣之都”盐步第一家民营内衣企业的奥丽侬,将陆续迁入黄歧新厂区。  何炳祥表示:奥丽侬耗费极大精力打这场官司,并不是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和炒作自己,而是希望自己的正当权益得到维护。  “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企业的研发热情就会受到打击,‘搭便车’的行为就会更加猖獗,这对行业发展损害很大。”何炳祥说,“所以,我认为奥丽侬打这场官司,而且打赢了,对中国内衣行业的规范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