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匪孙美瑶当年为了当正规军,劫持火车,最后是什么下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923年5月6日凌晨2时50分,一辆从江苏浦口开往天津的“蓝钢皮”列车在津浦路上飞驰。突然,一阵刺耳的急刹声传来,“蓝钢皮”发出尖锐凄厉的金属摩擦声,车速急剧下降,巨大的火车头发疯般冲出路基,一头扎进路边松软的泥土里,一动不动。车内的人在惯性作用下东倒西歪,被倾泻而下的行李重重压在了下面。
黑暗中,伴随着枪声和吆喝声,一群持枪人闯入车厢,将车内穿着睡衣、光着脚还没醒过神来的所有乘客赶下了车。随后,这伙人洗劫了整个车厢,包括所有的行李、车上的配套物品,甚至包括餐车里的食物。
随后,这群乘客被排成单行,在持枪者的密切监控之下,向着山中急速进发。
(被劫的火车)
这些被劫持的人中,大部分为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其中还不乏一些“贵宾”,如法国公使馆参赞茹安、美国总务司安迪生的代表鲍育、《中国远东金融商业报》记者亨莱、《大陆报》记者李白斯,还有美国《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等,他们都是前来中国参加关税会议的。
列车被袭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附近驻防的第六混成旅万伯龙部。万伯龙命令部队火速追击,务必抢回被绑走的乘客。但当官兵追上劫匪时,却发现不敢开枪。因为他们的面对的,是乘客组成的一堵人墙。而劫匪们却躲在乘客们的后边。官兵们无可奈何,只得将他们“护送”到了目的地——山东枣庄抱犊崮。
奉命出击的万伯龙部,也不是一无所获,他们摸清楚了策划这次袭击事件的主谋,他就是自称为“山东建国自治军”的头领孙美瑶。还知道了被绑架的人质中,有“洋票”39人,“华票”30人。
孙美瑶是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人,父亲孙守哲本来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不过靠着勤俭持家,日子逐渐火红起来,成了十里八乡的富庶大户。
父亲去世后,大哥孙美珠当家作主,全家生活一直还算宽裕。但生逢乱世的孙家,经不住当地军阀和土匪的轮番明抢暗劫,偌大的家产没几年便一贫如洗。
一怒之下,孙美珠拉杆子上山,做起了土匪。
靠着打家劫舍,孙美珠实力日渐庞大,直至发展成为近千人的土匪队伍。1920年初,孙美珠召集各路杆首,成立了“山东建国自治军”,以“打出一个清平世界”为口号,依仗抱犊崮一带的有利地形,和北洋官兵周旋。
(孙美瑶旧照)
山东督军田中玉多次派兵围剿,重创了孙美珠部,并打死了孙美珠。孙美珠死后,孙美瑶接替了哥哥的位置,做起了“建国自治军”的司令。
但田中玉部并未放松对孙部的进攻,他们派出5000人的部队,将抱犊崮围了个水泄不通,企图困死孙美瑶。
困兽犹斗的孙美瑶决定挺而走险,袭击满载洋人的“蓝钢皮”列车,绑架“洋票”,要挟北洋政府,达到他“解除围困、被编为正规军”的要求。
这起被称为“民国第一案”的案件发生后,北洋政府陷入一片惊慌之中。方寸大乱的总统黎元洪,和内阁总理张绍曾下令田中玉,要不惜一切代价营救外国人。与此同时,驻北京的多国公使也举行了紧急会议,给北洋政府送去抗议书,要求政府马上出兵救援被绑架人员,并保留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利。
不过,孙美瑶随即放出话来,只要北洋军胆敢强攻抱犊崮,他将立即枪杀“洋票”。投鼠忌器的田中玉,只好答应和孙美瑶谈判。
5月15日,第一轮谈判开始,孙美瑶提出“撤围、招安、补充给养”等条件,北洋政府一一答应。孙美瑶为表诚意,也释放了“洋票”中的女人,绑架事件似乎有圆满解决的迹象。
5月16日,当田中玉将围山部队撤离时,孙美瑶突然变卦。不但追击枪杀田部官兵,还撕毁了委任其为旅长的委任状,导致第一次谈判失败。
其后,北洋政府从各地物色了多名知名人物从中斡旋,如上海青帮大亨黄金荣、徐州镇守使陈调元等人。
(黄金荣剧照)
6月2日,与帮会中人过从甚密,又是行伍出身的陈调元主动请缨,亲赴抱犊崮和孙美瑶谈判。
陈调元充分利用自己对军、匪两边都异常熟悉的优势,和孙美瑶巧妙周旋,讨价还价。加上中间人的极力斡旋,谈判终于取得成效。
6月12日,双方达成协议,孙美瑶下山受招,将其部3000人收编为山东新编第五旅,由孙美瑶担任旅长,孙美瑶答应释放全部“洋票”和“华票”。
至此,这一震惊中外的“民国第一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陈调元借此声名大振,被人称为“治匪能手”“黄天霸式的英雄”。
(陈调元旧照)
那么,孙美瑶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孙美瑶一手策划的“民国第一大案”,让北洋政府灰头土脸,对他的秋后算账是必然的。当上新编旅的旅长后,孙美瑶干得最多的,就是替北洋政府剿匪。虽然他干得十分卖力,而且战绩卓著。但田中玉还是对他严加提防,特别派出了他的心腹吴可璋,率一支部队和孙美瑶同时驻防枣庄,监视孙部的一举一动。
孙美瑶的部队虽然换了一身军装,但仍然恶习难改,经常将剿匪得来的枪支弹药拒绝上交,终于和吴可璋撕破了脸皮。虽然此时的田中玉已经解甲归田,但兖州镇守使张培荣接到吴可璋“孙旅哗变”的消息后,精心谋划,一张诛杀孙美瑶的大网徐徐展开。
张培荣首先从济南调来一个混成旅,然后亲赴枣庄,借口为孙、吴二人调停,希望大家看在他的面上,坐下来吃一顿饭,化干戈为玉帛。
孙美瑶之前和张培荣相识,自然会乐于给他几分薄面。
1923年12月15日,当孙美瑶带着两个警卫,准时赶到宴会地点。张培荣满脸堆笑地将他迎进大厅,而他的随从则被“礼貌”地安排在了偏室。
孙美瑶前脚刚跨入大厅门槛,一把石灰就劈头盖脸地迎面撒来。孙美瑶下意识地准备摸枪时,早已被按倒在地。
随即,张培荣下令“拖出去砍头”。一代悍匪,就这样在墙根下身首异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