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的历史渊源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的历史渊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原华中理工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3年创建的华中工学院。

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

1953年5月,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

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

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

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

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

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

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

1966年,整体实力有较大提高,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66年至1976年,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期间,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

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

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实现3个转变:从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从以工科为主转变为理、工、文、管综合组成的大学;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等办学思路提出。

期间,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创办了系统工程、生物力学、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专业;设立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和应用物理专业。

大胆突破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顶住压力,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

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

1980年,成立哲学研究所;

1981年,成立经济学研究所

1981年,成立社会学研究所;

1983年,设立新闻学专业;

1987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

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

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

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

1982年初,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将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归纳成8个字:“团结、求实、严谨、进取”,并作为华中工学院的校风;

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

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

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

1984年,领导班子换届,黄树槐任校长;

1985年,开设少年班,至2000年停办时共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

1986年,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办学活力,着重提高水平”的办学思路和创办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

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

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

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

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

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达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

1994年,第一个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对直属高校的校园、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大检查,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特别奖,是获得特别奖的唯一高校;

1994年,率先在全国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举办人文讲座;

1995年,实行学分制;

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

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

1996年和1997年,党政领导班子相继换届;

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

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

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同一个国家有两所大学获此奖项,除美国外,只有中国。);

2000年,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原同济医科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

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

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

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

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

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

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

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

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前身为清末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工艺学堂”。

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

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

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

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

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

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

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

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

1997年,获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

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建校纪念日

合校时经各方协商,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定为全国院系调整开始的1952年10月8日,并未溯源至前身的1898年或1907年。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