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古代中的书生是什么意思

古代中的书生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古代中的书生是什么意思

“书生”这个词现在基本上等同于“无用”,经常听人自嘲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是在污蔑书生,如果说成“百无一用是书虫”倒还恰当。因为书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读书了知生命道理,开启真见智慧,以求经营出高大光明的人生、成就大成生命完美历程的人,真正的书生就一定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并知行合一的人,一定是一个闻道则拳拳服膺、努力践行以做到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断纯净自己以图增长智慧、提高素养的人。他也必是一个诚意正心,仁义为本的人;一个勤于修己,善以待人的人。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那里是他无用的地方呢?那里都是他用武之地,那里都会欢迎它。孔子教弟子,内容不止是教读书,那时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书。“读书”其实只是求知的一个手段,汉语中“知识”两个字合一起,是很有内涵的。知是了解信息、资讯、情形、表现,而识则是依凭价值观和道德产生精神和形成观念来判断是非曲直、取舍选择或发明发现的过程。有知无识者只是一个口袋,有知而不敢识者,知则无用。唯有知有识,才能得着学习的真正好处。孔子讲学,弟子们听到了、明白了,就去实践,在按自己愿望选择所做的工作中加深对圣智真理的认识。从《论语》中看,孔子没有教他的弟子无用的虚仪,在礼的问题上,他还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指出夏商两代的礼仪及其精髓他都能够十分精确而详尽的讲述,当时留下的杞国和宋国虽然是夏商两代的后裔,他们保留的那丁点东西在他看来都是不完整的,留下来的文献也不够说明他要讲的。但他因应世道,不讲这些,他教给他的弟子的是《周礼》,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代的礼仪讲究豪华秩序和威严,他因为生于周之中期,讲的礼仪要合乎社会的规范,他教弟子也就讲当代的东西。但是他讲的心法却是一以贯之的。所以,他曾经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以为我博学多能吗?这是没有懂我呀,我的道是一以贯之的”。《礼记》中涉及到礼的各个方面的内涵,那其实是夏商周礼内涵的精髓,他把它揭示出来,并进一步的系统规范了它。教授弟子“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是当时非常的完整的能力训成教化系统,而所传的“六经”,那基本上涵盖了一个生命经营的全部方面,《诗》《书》《礼》《易》《乐》《春秋》,洋洋大观了。《春秋》是孔子亲自整理删定的鲁国编年史,却不是纯粹记事,而是以褒贬寓其中。人们通常所说的“春秋笔法”,其实就是孔子对历史的真正看法。他作史的目地就是讲明他的传道,通过人类的群体和个体行为形象地演证宇宙规律并行褒贬,以历史舆论的力量促使人心回归,希望社会通过礼乐尊隆,提升整体的道德与心法,回归“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治世,而其中个体生命的活泼性并不受阻碍。《论语》记载说:“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可见,他不是主张象后来一些迂腐的伪道学讲的故意板一副面孔,他“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教人以孝,最终目地还是要达到个体生命的大成,因为个体都提高了,整体必然也就提高了。在《论语.先进》章“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曾点鼓瑟,上课是很活跃、随便的,决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木偶或溜圆的玻璃球。他讲学授徒,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和训成社会的精英,然后“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通过更多的训养圣贤,进而影响整体社会集体意识,使整体社会得到提升。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规划。后世的圣治君王,因为为了奖掖读书人,国家给予读书人以很高的地位,一些读书人就错把读书当成了目地,把读书与获得名利之间划了等号了。这样逐步逐步的变异,弄到后头来,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越来越世俗化和功利化的结果,把读书志在做人,做圣贤的根本目地埋没了。甚至有人讲起来人们就笑话他。那么许多读书者就变成了书虫和书呆,完全拘于字词本身的表面的时候,就只能看到今人与古人写的东西不一样,于是古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考,囫囵的浏览了一遍,他就认为他能够谙熟四库了,那简直是了不得的学问。其实就是这些全都能记诵,如果不能“知道”,那还是中国文化的门外汉,根本上不止是没有懂中国文化,简直误解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宋朝的程颐在谈到“读论语孟子法”时说:“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虽多,亦奚以为’?”因为食古不化,别人还要说你的东西完全不适用。那些一谈起文化典故来“如数家珍”的“教授、学者”,自己却做人做得很差,学问与做人成了“油是油水是水”,这怎么是读书的正道呢?真正的书生是知道“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道理的,从而在专精的基础上会通各家,真正的明白一以贯之之道,用之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容而游刃有余,怎么会无用呢?孔子讲的仁义和中庸之道,到朱熹倡导理学,讲“存天理,灭人欲”,王守仁讲“致良知”,(他的《圣人精金喻》和《拔本塞源论》两文做得非常的好,非常的透彻),其实讲的都是一个理,儒释道三家也都是在讲一个生命科学之道,讲一个生命经营之道。大家知道有一句话叫“万法归宗”,讲的是道路有不同,理却别无二致。而真理则尤如一江春水,农夫汲之以溉农田,村妇汲之煮饭洗衣,童子饮其牛,渔者垂其饵。。。。。。所以打开言诠的迷障时,我们看到到根本的贯通,难怪老子要以水喻道了。当然具体还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各自成为独立的系统,你选择了一条,就得符合他的要求,才能够在生命经营之道上成功,不能脚踏两只船,也不可能一只脚要走水路,一只脚要走旱路,身子却想走空中,那是不可能的,那是一种更深更隐蔽的贪婪,结果一定会没有收获。《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段话讲了一个宏大而普适的道理,不论儒释道的形式有表现有多么不一样,就是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本身的义理也没有超出这个范畴的。而且儒家这个理,是一个很圆容的,不是象佛教、道教那样弃绝人世经营这个层面,也不是象基督教天主教的修士进入到修道院里,他是强调在世间做好,将自己的心法锤炼成熟,内外双得双成,内圣外王,达到经营生命的大成境界的。而这一点,又是每个人只要下决心,只要努力践行,都是可以达到的。这段话也非常清楚地说明人先天具有的光明圆满的德行,而大学就是大成的学问,就是大成的生命科学,他要完成的根本目地,就是使人回归到先天至善圆满的光明德行。一个人有这个光明德行,就能做到大爱爱人,民胞物与。而修养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要求自己的心性、道德提高,并将这种“明德亲民”的心推展出把别人视同一体,最终达到的目地,“止于至善”就是回归和安住在先天至善光明的德行里就是孔子说的“终于立身”。这个道路于是这设定下来:知道自己的最终的目地和心安住的境界,那心就定了,这颗心定了,那心志就安静了,就不迷惑了。(这是孔子“三十而立”这个“立”的内涵)。因为心志安静,那么身心就不会为外在的诱惑和利害所迷惑而安稳;安稳了自己的思虑才算真正走在正道上,这样思虑的东西就是与天地大宇宙系统和谐的,就能够逐渐打开自己的先天智慧和本性强大的一面,真正的学有所得,真正的得到智慧的提高和心性的升华,得到技能的训养。(事物都是有根本有末节,就象一棵树一样,事情也有终结和开始,就象我们的生命一样,那么,我们在生命经营的过程中,知道事情先后、终始,懂得生命过程的轻重,我们也就走在成道的路上,离与道合一越来越近了。)上古时代建立这个大学系统的目地,根本上就是要确立一条生命大成之道。在古代,小学是十五岁之前从“进退、洒扫、礼仪”而学习做人规范和训养扎实的心法,大学则是在此基础上追求内圣外王之道,成就大成生命境界的“道问学”阶段。而古代圣人们清楚地看到,要将自己先天至善圆满的光明德行普照于天下的人,还得取得治国这样的尊位,才能教导大家走他所证明了的真理之道,这样行教化可以收到非常快的效果。就象提纲挈领,诎五指而梳貂裘,又象风吹草偃一样,所到之处,无不顺服。而要做到这一点,得先学习整齐一个家,当时的社会评价也正是通过审看一个人齐家中做到的巨大承受和光明德行才会拥戴他当他们的首领,就象大舜一样,而要做到齐家,做得非常的杰出,堪为大家的表率,那前提就是要修身,要修身就得知道修身的前提是正心,就是将自己的心定于那个一以贯之的“道”,(正,其实就是止于一)。而要“正心”就得寻找真正的“明师”,对明师的心意就要真诚纯净才能得到真正的教诲。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达到心意的真诚纯净呢?那就要知道真诚心意的方法,是通过细心的体察天道运行来理解知道的,致知就是体察事物运行中包含的天道规则。(比如,太阳丽日中天,阴影最短,一个人心做得最正,那当然合于中庸之道。而在一个人无私给予的时候,在群体中光明最多,批评最少。又比如,月明星稀是一个现象,星星不是自己发光的吗?为什么还稀少呢?而月亮只是反射太阳的光亮,为什么它那么明亮呢?通过理性思考,我们会发现:“月明星稀”的自然现象告诉我们,世间人中,自己并无真知灼见而只是赞同反映别人的光亮的人是不少的,那么,如果一个人的智慧还不是一个月亮,而是一个个小水塘,可能反射的还是月亮反射后的光亮。而月亮之所以我们觉得很明亮,是因为离我们近啊,可见,人如果离我们近些,我们可能因为他(她)是我们的亲人和喜欢者,这个反射的光亮可能障碍我们看到那满天的繁星。而那才是真正的“自发光体”。同时,空气、阳光、水的尽底无私的特性还可以让我们体察什么叫“公心”。其实这就是格物致知之法,它不是象宋明儒学中有些俗人,听了老师讲格物致知,就拿着一个扫帚在那里冥思苦想,它是对天地宇宙教化之理的真理性识见。)那么这样一回溯,由果推因后再由因缘果,这条路一旦达到修养的高端,从最高的国家管理者到普通人,都是以修身敬德为本,那整体社会就会大治安稳,无论群体的生命状态还是个体的生命经营都会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发展。所以,《大学》概括说:从来没有见过那些根本上不重视德化的社会还能够长治久安的,从来没有一心敦厚的东西结果却得到微薄的回报,而真心鄙薄的东西结果却反而变得厚重的事情。所以,我们说真正的“书生”,必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德为本,行仁义,敦礼法,内圣外王的人,是社会中流砥柱,是群体物质与精神建设的真正栋梁,那里会是无用的呢?古代那么多标炳史册的英雄人物,有多少不是由书生而克定天下的呢?只是书生要知道以书为船,去济江海,尤如渔夫以船为凭借猎鱼一样,不能把手段当做了目地本身,这才是读书的正道,立志立德,克行克践,大公兼爱,这样才能成就真正的书生。我们唯恐大学同学们,不是“书生”,而成了书虫或是书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