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给中国政治发展构成一定压力外,它给中国带来了三方面的消极影响。
1、它会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增幅为11.2%,能源消费量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0,3%,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中进口294.5百万吨,占中国石油消费量的68.7%,而从中东北非地区进口128.5百万吨,占中国进口石油量43.6%。
可见,中东北非在中国能源进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如果中东北非地区长期陷入动荡和混乱,就会影响中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从而导致国内能源紧张,打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2、增加了中国目前处理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难度。中国既是阿拉伯各国政府的好朋友,也是阿拉伯人民的好朋友。在阿拉伯国家反对外来侵略、发展本国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曾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
那时,由于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奋斗目标一致,因此中国发展与它们的关系相对比较容易。“阿拉伯之春”发生后,部分民众与执政当局处于严重的对立状态,这使得中国处理与有关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两难境地。
3、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内发展中国家的唯一代表。在政治上,中国坚持原则,仗义执言,在国际舞台上主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在经济上,中国坚持互利共赢,推动南南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这些使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赢得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赞许和支持。然而,“阿拉伯之春”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形象在阿拉伯国家遭受了很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阿拉伯之春出现的原因
国家的专制统治、政治体制僵化、人权的侵犯、政府贪污腐败、国民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贫困;领导人长期执政,不思改革,政治经济分配不透明等等。2008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困难,推动了革命运动的爆发。
另外,人口结构中大量受过一定教育、熟谙网络且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成为了这次运动中的主要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运动中,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导火索
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2010年1月2月17日,26岁年轻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经济不景气而无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经济负担的重压下,无奈做起小贩,期间遭受当地警察的粗暴对待,抗议自焚,不治身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拉伯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