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图片!要说明是那个民族的哦~!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56个民族图片如下:
1、布依族。
2、布朗族。
3、白族。
4、达斡尔族。
5、朝鲜族。
6、俄罗斯族。
7、哈萨克族。
8、回族。
9、基诺族。
10、苗族。
11、仫佬族。
12、毛南族。
13、羌族。
14、畲族。
15、乌孜别克族。
16、瑶族。
17、藏族。
18、壮族。
19、阿昌族。
20、傣族。
21、德昂族。
22、鄂温克族。
23、鄂伦春族。
24、侗族。
25、东乡族。
26、赫哲族。
27、汉族。
28、满族。
29、珞巴族。
30、蒙古族。
31、怒族。
32、土家族。
33、塔吉克族。
34、仡佬族。
35、锡伯族。
36、保安族。
37、独龙族。
38、柯尔克孜族。
39、傈僳族。
40、黎族。
41、普米族。
42、水族。
43、土族。
44、台湾少数民族。
45、纳西族。
46、撒拉族。
47、门巴族。
48、维吾尔族。
49、塔塔尔族。
50、裕固族。
51、彝族。
52、拉祜族。
53,佤族。
54、哈尼族。
55、京族。
56、景颇族。
扩展资料:
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这一阶段首先认定了(包括历来公认的)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
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38个少数民族。
2、第二阶段:从1954年至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第一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识别工作引向深入。本阶段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族体名称(183个)进行逐一研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畲、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
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已确定的53个少数民族中。
3、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一阶段中,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至此,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加到56个。
4、第四阶段: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本阶段的民族识别工作除继续为一小部分族体的认定进行调查研究外,主要进行民族成份的恢复、更改和某些族体的归并工作。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全国恢复、更改民族成份的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
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顺利进行,解决了民族工作中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问题,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中华民族